我们正处于心理学发展最好的时代,我们不仅需要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世界来重新认识中国。11月4日至11月6日,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线上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心理学会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与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入选了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2)”。会议主题为“中国文化与心理学创新”,以心理学如何解决好中国现实问题及用好传统文化为出发点,以推动中国特色心理学的创新与发展为目标,为与会者提供交流平台。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广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51所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聚云端,交流讨论。学者们共同聚焦中国文化,立足当下中国现实进行研讨与交流,重在如何运用中国文化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以及如何推动中国心理学的发展与创新。
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叶浩生教授简要回顾了专委会发展的历程,指出弘扬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坚持理论创新,推动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会议期间安排了18场专题论论,与会者就文化心理、心理学史、心理学方法论、自我理论、心理传记以及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健康等研究领域的理论思考进行了交流与研讨。76位研究者们经过两天的讨论,对如何坚持以中国文化为研究旨趣,促进心理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表示将踔厉奋发、积极探索。
“立足中国文化,推动学术发展”是这次会议应对心理学研究“重西方技术轻本土论”危机的积极贡献。心理学家林崇德先生(2010)为此感到忧心,“当前学术研究日益“书斋化”而缺乏对社会现实的关照;研究问题日益“书本化”而少有生活气息;一些学者以“国际化”或“与国际接轨”的名义而无视中国的实际和本土轨道;在研究方法上过分追求“量化”而使研究近似数字游戏;很多研究貌似“精细化”而实则是 “碎片化”。10多年过去了 ,这些现象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网络时代对学术语言表达的碎片化、离散化现象,心理学研究为研究而缺乏对历史考证的无根化现象,心理学研究及应用忽略中国方案及中国特色导致的“文化断裂”,还有在心理学研究中忽略社会价值给予功能,导致学术研究的边缘化问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韩布新教授在“汉语表述问题的文化渊源”首场主旨报告中指出,心理学家研究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的问题,以短时记忆7±2为例,西方心理学家用很长时间,用实验的方式得出这一规律,这个科学性似乎令人惊讶,但中国文化中早已有之,从3000年前的诗经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文言文,即汉语的文本表述中,极少是超过九个字的。中国文化远远超出了西方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及研究领域,所蕴含的智慧是无法想象的。《道德经》中的一个“道”字意味深长,既是道路方法之隐喻,更有知行合一之境界。此外,韩布新教授提到当前汉语文字表述的弊病,无论是学术著作还是科普文章中都十分常见。文本表述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病态化发展正以无形的方式影响并塑造我们对现实的认知,塑其渊源是忽略中国文化重要基因。中华诗词歌赋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不仅是承载的情感与智慧,精准表达是文本表述中一个正常且必需的特征。当前,表述不当及表达混乱不断会影响心理学的研究与创新,甚至会削弱了科学研究的权威性,文本表述问题所带来的风险不应由读者来承担,应该成为一种文化自觉。韩布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文本表述所折射出来的文化现象,诠释了中国文化的智慧,应成为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心理学研究在汉语文本表述方面,是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对社会心态产生积极的构建作用,最终将推动社会的发展及学述的创新。
中国文明在科技方面作出重大贡献,但中国文化需要进一步突破。文明强调了人类社会和科学之间的沟通,强调知识共同体的构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文化赋予我们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吉林大学高申春教授在《论现象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兼及心理学对为全部科学事业奠基的职能》报告中指出,心理学尽管作为人文科学,但不可简单约化为一个分支,而是成为全部科学事业的奠基。也就是说,其它学科包含在心理学的领域,而非自然科学的领域。高申春教授从胡塞尔现象学出发,以哲学的高度构建了心理学创新提供严格论证基础的哲学观,并发展对普遍性真理的理解,不会因时间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成为永恒不变“意义符号”。现象学针对社会关系、交往模式、亚文化等提出一种哲学思绪方式,即试图绕开认识的禁锢去触及更为客观的自然本身,即胡塞尔提出回到“事情本身”以此可以减少因文化差别而造成的认知冲突,因为人类总是在自己有限的认知下进行观察、解释与理解事情。如果总把感觉到的当真实,那么你会时时处在怀疑及焦虑之中。现代文明的对话要建立事物本身,不能由感觉的真实代替事情本身。我们理解了认知是由观察者内在的文化体系与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观察出来的东西已经不是事物本身,我们就会抱持“和而不同”的视角理解文明与冲突,知觉的事情已不再是事物本身,而是与我们内心的解释有关,这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
在国家面前,所有人都在一个巨大的网络里面,每个人都是网络的一个点,假如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这张网络将会是世界上最安全的网络,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是幸福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如何做更好的自己,我们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内心,去通过改变自己来获得成长和安全感。前行的路布满了荆棘,愚者会想方设法铺满地毯,改变整个大地,以防荆棘刺伤;而智者只需在自己脚下垫一块皮革,就可以畅行无阻,不受丝毫伤害。所以,孰难孰易?相信一目了然。我们不要寄希望于他人帮忙脱离困境,指点迷津,心理是外在世界的投射,而内心的世界又是个体经验与社会各种关系交织形成。心理因素是一个系统,行为表现与心理的关系是瓜与藤的问题,在这个链条中,我们可能要追述行为的一切相关信息。南京师范大学汪凤炎教授在“自我的太极模型:提出背景与核心观点”中提出,自我太极模型重视辩证思维及阴阳平衡,中国文化下的自我从深层结构来看是一种内隐自我,其内核是自我的太极模型,表层结构是受中国文化影响下文化模式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而且不同文化濡化下具有不同的太极模型。汪凤炎教授指出四重人的境界分别是自然人、常人、君子及圣人。在漫长的时间维度里,让我们能够生存下来的,正是我们不断完善自我,并从中获得可贵的成长。当我们保持一份对自我的认知,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构建自己的人生护城河,人类因此幸福无忧,国泰民安。
在西方,儒家经常被理解为只是一套俗世伦理,再不然就是一个保守传统,其目的是在要维持一个安定的社会秩序。事实上真的如此吗?苏州大学彭彦琴教授在“儒家正念理论与训练:基于慎独说的分析”报告从儒家“慎独”一个小切口进行解读,儒家文化不仅可以安身立命,而且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通过正念训练提升自我的知觉,提升整体身心状态,包括健康、心理及心灵修为等,以此展开对宇宙和生命的探索。“慎独”实际上是通过全方位、无条件去接纳,并以此以栖身于心外藏于灵的方式去知觉整个世界。儒家通过一已的体验,对于世界人生作出深切的反省,不能不说,儒家的确是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及学术传统。正是因为这样的儒家文化能够帮助人们安身立命终身托付,儒家始终关心的是人,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所提倡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以此延展了我们研究的疆域与学术视野。心理学研究只有根植本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评论被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