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大环境,对当下感到失望,对未来感到悲观似乎已成为了时代的一大常态。如果一个人这么说,可能是偶然,但当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大量诸如此类的论调,作为学生,我们很难不产生动摇:
“我此刻的努力真的有用吗?或者说,有必要吗?”“既然无论怎样都要苦几十年到退休,也不缺这三四年,我不如及时行乐!”“反正出了社会都是牛马,摆也无妨。”“学这些,以后都要被AI替代的,学了也是徒劳。”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上的舆论帮我们,尤其未踏入社会的学生,看到了社会各方面的真相,提高了我们的警惕性,也进一步帮助我们预见许多潜在的风险,提前做好应对的心理准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互联网上的言论常常情绪大于事实。伴随有关宏观环境的负面评价的,常常是人们的愤怒、失落和悲观,这些情绪广泛地影响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正在失去由希望所支撑的行动力。我们还能做点什么?
“宏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微观才是我们可以有所作为的。”
*在创造希望之前,我们先适当回避一下令人失望的信息
逃避现实和沉溺于负面信息很容易演变成一个恶性循环。我们很容易陷入这种心理陷阱中,因为负面信息似乎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虚幻的安慰,支撑我们逃避令人不安的现实。我们会告诉自己,努力是没有用的,失败只是一种必然,而躺平是一种解脱。
“就业环境不好,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不是因为我不够格。”
“大学是场骗局,我不学也没关系,挂科也说明不了什么。”
“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大家都在演戏,大家没那么厉害。”
“出生决定命运,我不是富二代,我没有资源没有资金,出不了头,合理。”
这些略显悲观的想法并非完全没道理,在一些情况下,它们可以成为一种良好的自我保护机制。但在大部分时刻,这些想法只是一种心理安慰手段,甚至它们只是一种想法。
让我们适当回避一下令人失望的信息,主动接触积极的信息和人,这可以帮助我们从低落情绪中抽离出来。同时,这些积极的信息常常包含着行动指南,它能够拓宽我们的思路,提供实际的建议,帮助我们具体地了解应该做些什么来实现目标,让我们更容易将积极的想法转化为现实行动。
开头提到,用悲观的视角看问题有它的好处,如帮助人们关注真相、提高警惕性、预见风险……但看问题时只有这一个视角,我们得到的大多会是问题甚至难题,而不是克服困难的思路与方法。学生初入职场最大的体验可能就是打杂,打杂的特点是琐碎简单且重复。比如说有的实习生会抱怨说:“我整天只是在处理文件和填写表格,一点挑战性都没有,我学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可是一位新人,在一家具备资源、管理体系和人员架构,能够运转获利的企业中,真的学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吗?也许这位实习生负责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辅助工作,但是这些琐碎的任务最终是由谁接手,又交付给谁,对接的是哪一个业务、业务范围……拓宽思路,通过观察、询问和交流,为自己找到学习和成长的切入点和渠道,这是由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思维模式共同构建的。相反,若该员工从一开始就认定自己是来打杂的,他将终日浑浑噩噩,陷入“等下班”的煎熬中。
相比于追求美好,我们更常说追求理想。每个人对理想的定义不一样,或许是想在一个行业做到顶尖,或许是想完成一项活动(比如环游世界),又或许是向往一种生活方式……可越长大,我们似乎越少谈及理想。不知道现在有多少考公考编的人,在小时候都曾和父母抗争过“我不要当老师!我要做xxx!”,最后还是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我们常认为没做到小时候想做的事情,或是做了过去不想做的事情,就是向现实屈服的表现。但这大多是因为我们对实际情况有了更多的认知,知道在体制外失业、裁员、加班的现象更严重,知道不是所有的岗位能给你提供创造个人价值的空间,更多只是在为市场创造经济价值。我们对理想的认知也更清晰了,小时候觉得警察可以打败坏人,好酷!长大后发现警察工作大部分都是家长里短的扯皮事,调解比破案多得多,生活中也没有那么多正义与邪恶的绝对斗争。
于是,我们说“我的理想被现实打败了”,甚至认为“理想不过是谎言,根本不存在理想”。
有首歌叫《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没有理想的人不会因为理想崩塌而伤心,但会不会因为没有理想而伤心?或许会,但因此悲观也不必要。理想这个词太大了,我们不如用“美好”这个词替代,因为理想往往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期待和价值取向,而美好不会受限于外部社会的规则与评判,更原生,更纯粹。和家人朋友共处的欢笑是美好的,听到动人的歌是美好的,蓝天白云也能美好无比。
《肖申克的救赎》身处当下世界,作为微观的个体,我们如何与魔幻、变动和竞争共生?如何在这其中自洽地生存?如何安抚不安的心?如何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他人、与时代的美好的联系?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建立乐观的心态和思维模式还有许许多多种方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也好,自己亲自去生活实践也好,都是探索的路径。
你是否也曾经或者依旧处于悲观中,是否感受到了乐观的力量
阅读量: 6